当香港屋宇署的一纸清拆令送达山顶布力径10号E座别墅智慧财讯,这座曾象征帝国巅峰荣耀的豪宅,意外曝出令人瞠目的秘密:逾千尺平台被非法加高,地下深处竟隐藏着一个约5000平方尺(464.5平方米)的巨型地牢。
这个深埋地下的隐秘空间,恰似许家印资本版图中那些不为人知的暗角——在2025年盛夏被彻底曝光于阳光之下。
一、地牢深处:违建图纸里的资本密码
屋宇署的调查揭开了这座“地下宫殿”的真实面目。原有建筑图纸清晰显示,平台连接泊车位处本该是平整地面,却被擅自加高形成阶梯式平台,面积超过1000平方尺,铺设着木地板与混凝土。更触目惊心的是对“回填区”的非法开挖——这本是施工时为稳固地基预留的缓冲区,却被重新掘开建成近半个篮球场大小的地牢空间。
这种对建筑规范的肆意践踏,在富豪云集的布力径并非孤例。同屋苑内另有独立屋涉僭建,同样面临清拆令。豪宅区违建已成心照不宣的潜规则:当普通市民为几尺阳台扩建战战兢兢时,富豪们却在山体中挖掘地宫、在空中架设泳池。这种“空间特权”如同他们资本运作的缩影——规则只为普通人而设。
二、从巅峰到贱卖:三座豪宅的资本漂流记
2010年,恒大登陆港交所次年,许家印豪掷25亿港元一举拿下布力径10号B、C、E三座别墅。这些配备私人花园、室内电梯的顶级物业,实用面积超450平方米,一度是许氏王朝的加冕礼。
然而当恒大帝国崩塌,这三座豪宅的命运成为债务危机的精准刻度:
- 2021年:C座和E座抵押给借贷公司换取融资智慧财讯
- 2022年10月:B座抵押给中国建设银行(亚洲)抵债
- 2024年2月:三栋豪宅全被债权人接管,趁香港“撤辣”政策标售
当E座以“现状”挂牌时,估值已缩水至5亿港元,却无人料及“现状”竟包含6000平方尺的定时炸弹——违建成本最终将由谁买单,成为债权人与潜在买家间的无声博弈。
三、空间政治:山顶圈层的特权逻辑
布力径的违建现象之所以耐人寻味,因其发生在香港最顶级的富豪生态圈。这里汇聚着新世界发展郑裕彤家族、“重庆李嘉诚”张松桥、赌王家族成员,形成了一套独特的“空间政治学”。
物理空间的僭越与资本扩张同构。许家印掘地造牢的举动,恰似恒大利用离岸公司、多层股权架构打造的资本迷宫。当他在山体中野蛮开拓地下空间时,恒大正通过1300家关联公司编织债务网络——两者都是对规则体系的系统性突破。
监管执行的温差更显荒诞。普通市民加装防盗网须经层层审批,富豪们挖掘数千尺地牢却能长期隐匿。直至许家印帝国崩塌,这些违建才被纳入清查视野。屋宇署迟至2025年6月才发出清拆令,要求90日内开工、180天完工,此时物业早已易主债权人——监管的滞后性暴露出对特权阶层的纵容。
四、清算时刻:全球资产版图的坍塌智慧财讯
布力径地牢的曝光,恰是许家印全球资产被系统性清算的冰山一角。其资产版图的瓦解呈现三级跳:
香港堡垒的陷落
- 中国恒大中心被中信银行国际接管
- 三座山顶豪宅遭折价抛售
- 私人飞机舰队进入拍卖程序(含空客A319、A330及湾流G450)
离岸迷宫的破解
前妻丁玉梅的全球资产成为追索焦点。2025年香港法院驳回其闭门聆讯申请,强制披露超过15万美元资产细节。更曝出她在2024年8月至2025年2月短短半年消耗400万美元,奢华消费与债权人追索形成刺眼对比。
法律铁幕的收网
从限消令到资产冻结,司法系统正收紧包围圈。违建清拆令的特殊性在于——它首次将物理空间的非法性与资本运作的违规性置于同一审视维度。当工人敲碎地牢混凝土墙体的那一刻,象征意义已远超建筑整改本身。
五、地牢之上:违建中国的公平之问
许家印的“地牢风波”之所以引发全民围观,在于它触碰了中国社会最敏感的神经:规则适用的公平性。当网友自嘲“看完新闻赶紧检查自家阳台”时,折射的正是对差异化执法的集体焦虑。
香港屋宇法规本以严苛著称:周末装修超时即可招致重罚,但富豪们总能通过“后花园政治”绕开监管——直到他们失去资本护身符。布力径地牢的曝光揭示了一个残酷真相:监管利剑往往在资本光环暗淡时才会落下。
更深刻的叩问在于:当普通购房者用六个钱包换取“混凝土盒子”,富豪们却将住宅异化为资本筹码和法外飞地。许家印们对物理空间的贪婪扩张(地牢、平台加建)与对金融空间的肆意操纵(离岸公司、复杂担保)本质上是同一硬币的两面——对公共规则的无视和对边界的野蛮突破。
布力径地牢的水泥碎块被运离山顶时,许家印的空中客车A319正在某个机场等待新买家。这组意象构成后恒大时代最深刻的隐喻:所有脱离实体的空间幻想,终将在重力作用下坠落。
当地下违建与空中楼阁同时坍塌,我们看清了资本神话的真相——那些掘地三尺建造的“堡垒”,不过是埋葬野心的墓穴。而对一个健康社会而言,比清拆5000尺地牢更重要的,是重建丈量公平的那把尺。
倍悦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