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深度编译】巴基斯坦俾路支省数字封锁危机:安全名义下的发展困境涌融优配
(本文为深度分析,仅供学术交流,不代表本平台立场)
作为巴基斯坦国土面积占比超40%、油气矿产储量最丰富的战略要地,俾路支省正经历着新一轮移动互联网全面断网。8月12日,省政府援引《巴基斯坦电信法》第54条,宣布实施持续至月底的通信管制,理由为\"阻断恐怖分子指挥链,保障公共安全\"。虽然官方坚称这是反恐的必要措施,但实地调研显示,在这个长期受分离主义冲突、基础设施落后与信息孤岛效应困扰的边境省份,频繁的网络封锁正在制造三重危机:民众对政府信任度持续滑坡、边缘群体生存状况恶化、区域经济造血功能衰竭。
俾路支省首席部长萨尔法拉兹·布格蒂在新闻发布会上指控\"境外敌对势力通过民族主义叙事渗透\",称其资助的地方武装\"正在发动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\"。但独立研究机构\"俾路支人权委员会\"2023年度报告显示,过去五年间,政府实施的214次网络封锁中,有78%伴随武力清剿行动,反而使武装组织招募人数同比激增37%。这种\"安全-镇压\"的恶性循环,使得本次全省规模的断网令引发各界强烈反弹。
数字天堑:被割裂的发展之路
展开剩余75%伊斯兰堡数字权利观察组织主任乌萨马·赫尔吉向本刊提供的数据触目惊心:本次断网已造成全省日均经济损失超230万美元,其中72%集中在互联网依存度最高的三大领域——零工经济、远程教育和小微电商。这位曾参与起草《巴基斯坦网络权利白皮书》的专家指出:\"当信德省正在测试5G网络时,俾路支省的4G覆盖率还不足31%涌融优配,频繁断网彻底粉碎了'数字巴基斯坦'的愿景。\"
经济冲击波正在各个层面显现:
- 约12万名依赖Careem、Bykea等网约车平台的司机被迫停业,相当于全省公共交通运力骤减45%
- 奎达市女性创业者协会统计,83%通过Instagram和WhatsApp经营的女性商户陷入交易冻结
- 医学院学生无法访问国际医学数据库,导致首府奎达的医学院论文产出量断崖式下跌62%
- 采用云端病历的医院被迫回归纸质登记,患者平均候诊时间延长至9.2小时
信任赤字与人权危机
\"在主流媒体集体失语的背景下,推特和Facebook是俾路支人最后的发声渠道。\"著名人权律师穆扎米尔·卡卡尔在视频采访中展示了一组对比数据:2022年俾路支相关话题在传统媒体曝光量不足全国新闻总量的3%,而在社交媒体达到19%。他认为:\"断网不是反恐,而是对知情权的系统性剥夺。\"
这种剥夺有着深刻的历史经纬。根据拉合尔大学区域研究中心的民调,67%的俾路支受访者认为,相比旁遮普省在类似安全形势下获得的48小时精准断网处置,本省动辄数周的全面断网是\"制度性歧视\"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(OHCHR)2023年7月曾致信巴政府,指出持续断网涉嫌违反《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》第19条三项基本原则——合法性、必要性和相称性。
全球视野下的数字威权主义
从印度克什米尔到埃塞俄比亚提格雷,政府主导的数字断网正在成为21世纪的新型镇压工具。但俾路支案例的特殊性在于:当伊斯兰堡在迪拜科技展推介\"巴基斯坦硅谷\"计划时,其最大省份却连基本的网络连通性都无法保障。世界银行报告显示,该省数字基础设施投资仅占全国总额的6.8%,但承担了全国38%的断网时长。
对600万俾路支人而言,互联网绝非奢侈消费品。它是山区孕妇联系产科医生的生命线,是牧羊人出售羊毛的虚拟集市,更是年轻一代突破地理隔离的认知桥梁。每一次断网,都是对发展权的粗暴剥夺。正如当地谚语所说:\"当鹰隼折断翅膀时,它看到的每片天空都是牢笼。\"
【作者简介】
阿鲁吉·安莫尔,拉合尔新闻奖得主,现任《南亚数字观察》主编。其关于信德省洪水灾民数字生存的报道获2022年亚洲出版业协会(SOPA)卓越新闻奖。毕业于旁遮普大学发展传播学系涌融优配,研究方向为技术政治学。
发布于:天津市倍悦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